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为南通“四有”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
郭毅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第一资源。

    被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的南通人张謇,秉持“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在南通兴学校、启民智,振兴地方,矢志救国。在此过程中,张謇先生尤为重视师范教育,旗帜鲜明提出“师范为教育之母”“故立学须从小学始,尤须从师范始”,并从完备教育体系入手,按照“师范启其塞、小学导其源、中学正其流、专门别其派、大学会其归”的思路推进各类学校建设。1902年,张謇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通州民立师范学校,“中国之有师范学校自光绪二十八年始,民间之有自立师范学校自通州始”,乃源于此。1905年,张謇为师范创办附小,师范生见习实习乃至工作就业有了去处,师范教育体系构架更为完整。

    改革开放以来,南通持续规划建设“让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的政策高地,进一步蓄积教师队伍建设的先发优势。20世纪80年代,南通首开师范提前招生之先河,1984年首创五年一贯制师范教育,开展五年制小学师资培养实验。2007年,南通再推创新之举,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五年制师范公费定向生培养工作,按照“择优录取、协议定向,免收学费、跟踪培养,考核合格、落实就业”的原则,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优质生源,开展校地合作,实施精细培养,被誉为“教师教育的破冰之旅”,取得了显著成效。2019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催生了初中起点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试点项目。

    初中起点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

    一是满足小学师资本科化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逐步将……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本科或者其他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初中起点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专本衔接,在学历上“出口”即合格。

    二是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历经15年的南通五年制师范公费定向生培养工作机制,因由百年师范院校承担培养,同时安排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的县(市、区)为录取的学生预留编制和岗位,每年都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本地初中毕业生报考。由五年一贯制进阶为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既满足了入职的学历要求,又对就业一以贯之予以保障,该制度设计一经出台就形成了较强的报考吸引力。

    三是发挥师范教育好的传统,实现师范院校保护性发展。《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南通老百姓多年来对南通教育的认可,其重要归因之一即为南通的师范院校高举师范教育大旗,持之以恒吸引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师资。北师大资深教授顾明远认为,教师教育改革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承认原来的状况,并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和改造……要精准分析,实事求是地促进发展,要利用他们(指有实力的师范院校)的优势,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师资……中师升格为师专的,中师的传统不能丢;师专要在加强科学文化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继承中师的优点。南通等设区市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试点,招生对象为本地初中毕业生,纳入全省乡村教师师范定向生招生计划,培养方案由本科培养院校联合专科培养院校制订,整体规划、长程设计,跨校际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凝聚培养合力。这样的制度安排,是党委和政府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的新探索,是教师教育在继承中加以发展和改造的新尝试,是促进参与培养院校内涵发展的新生长点。

    因此,初中起点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的基层创新思路得到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21年,江苏省教育厅等有关部门同意南通等设区市开展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试点,南通试点招生专业为小学教育,联合培养院校为南通大学、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当年的中考招生录取中,该试点项目录取计划一次性录满,所录取学生中考成绩均超当地最优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平均水平在全市考生中位列前4.4%。

    为全面做好试点工作,南通推出系列举措。

    一是凝聚合力,优化政策环境。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继续发挥市级部门联合会商机制作用,编办及教育、发改、人社、财政等部门积极参与,合力优化定向师范生培养政策环境。

    二是继承传统,优化成果应用。教育部门与培养院校共同用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四方协同、情能兼修、前后贯通:卓越乡村教师定向培养的南通样本》研究、实践成果,参与完善“初中起点、七年贯通、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彰显长学制、厚基础、强实践培养优势。

    三是全程跟踪,优化师资配备。实施校内、校外“双导师制”,安排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与试点项目定向生组织“青蓝结对”,按生师比3:1为定向生配备优秀校外导师,全程跟踪培养。我们力图通过系统施策,为南通建设“现代化教育高地、新时代教育之乡”持续蓄积新生代师资优势,为建强南通“四有”教师队伍注入源头活水,奠基南通教育更好未来。

    (作者系中共南通市委副秘书长,南通市教育局原局长)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