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7日 星期三
构建“乡村场域” 培育“乡村良师”
——南通大学公费乡村定向师范生培养实践探索
顾菊平

    南通大学始建于1912年,由张謇先生创办。110年来,学校师范教育薪火相传,携手地方共同孕育了享誉全国的教育“南通现象”。策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南通大学高举师范教育大旗,厚植师范生乡土情怀,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乡村良师”。

    优化培养目标,突出“乡村”底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重要位置,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国家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先后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助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南通素有崇文重教传统,是近代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也是区域教育现代化创新特色发展的典型样本。早在2007年,南通作为全国唯一的地级市,率先制定并实施了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方案,期望以公费、定向为切入点,广泛吸引优秀青年立志从教,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积极引导定向师范生毕业后投身乡村教育事业,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策应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和满足区域教育创新发展的需求,南通大学将定向师范生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热爱教育事业的乡村良师”,其重点突出两方面:一是热爱乡村教师事业的优秀中小学教师,二是肩负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乡贤”。学校认为,现代教育与乡村社会的文化冲突日趋明显,乡村教师需要不断“弥合”国家课程与乡村儿童生活经验之间的鸿沟 ,也需要面对乡村学校独有的教育生态。因此,新型的乡村良师除了要具备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还要能够成为乡村文化传承者与建设者,具体包括:“念乡情”,对乡村有情感,有热情,热心于乡村教育事业和乡村文化承继和传播;“懂乡音”,对乡村文化的基石和承载的“方言”有辨识,能够打开交流与对话的通道,不因为语言隔阂孤立于乡村之外;“知乡俗”,了解乡村风俗人情,尊重乡村长久流传的风俗习惯;“结乡缘”,对乡村有亲近感和认同感,熟悉乡民生活,能够与当地乡民形成新时代邻里式的地缘关系;“助乡兴”,能够为乡村教育振兴和文化振兴助力,引领乡风文明。

    建构“乡村场域”,突出全过程浸润培养

    “乡土性”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的“底色”,学校着力搭建“乡村场域式”师范生育人平台,让定向师范生产生高度的专业认同,树立起高度的职业热情、远大的职业理想和高尚的职业情怀。

    一是构建“教学与管理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格局。学校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多学科优势,通过管理体制改革,设立教师教育管理处,逐步构建“教学与管理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治理机制,形成本硕衔接融合的师范生培养体系,建立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双向强化的培养模式,由学校整体整合区域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一流教师教育发展新格局。学院主抓专业基础和学科技能,重在涵养人格、筑牢情怀,通过入学宣誓、祭孔仪式、名师讲堂、研究浸润(成立情境教育研究会学生社团)等过程性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自身专业和职业的认同感。

    二是实行面向乡土情境的“U—G—S”协同共育机制。学校与南通市教育局紧密合作,每年召开实习工作对接研讨会,确保学生实习质量;将区域优秀乡村教师的典型经验作为师范教育的有益资源,每年邀请30位左右中小学一线名师进入大学课堂,用教育经历和育人经验现身说法,加强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认知,提升乡村从教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依托南通基础教育优势,制定《乡村定向师范生双导师制实施办法》,合力推行定向师范生培养的双导师制,组织策划基于乡村实际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育活动;择优建立一批乡村中小学实习实训基地,定期开展送教下乡和教育“三习”,将部分课程实践环节外移到中小学,进行现场教学,实现高校课堂的有效延伸;依托实习实训基地,组建优秀乡村教师指导团队,开展过程化、个性化指导,培养学生投身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的责任感。

    三是实行“城市+乡村”全域体验的分阶培养机制。学校大力实施城市教育环境下乡土资源的分阶渗透。在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编写本土教材,学校开设《情境教育研究专题》《教师情感与中小学师生关系》等特色课程,传授师范生与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民间艺术、地理景观、思想观念相关的地方性知识;组织观看教育经典影片,充分发挥学校张謇教育史馆、范曾艺术馆等场馆育人功能,开展经典诵读等不同形式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使学生感知乡土文化。在中年级教育见习中我们带领师范生了解乡村教育,近距离感受乡土名师的熏染魅力;鼓励学生参加“扶苗计划”“情系村小”等义务支教活动,7年来,学生义务支教贵州、云南、青海、新疆等西部省份,受益学生达3万余人。高年级通过生源地实习深耕乡土文化,提升对职业的适应性,同时学校组织定向师范生在第七学期回到生源地,进行“全天候、浸润式”整学期实习,加强定向师范生从“准教师”到“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衔接教育,让乡村公费师范生早接触、早适应乡村(物质的、文化的、校园的)生活场景,为乡村教育振兴积累宝贵的本土经验。

    (作者系南通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