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1日 星期三
育见故事
语文课里的“文化小讲堂”
曹艳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犹如一座宝库,等着我们去亲近、去了解、去运用。语文教学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摸索着。摸索的过程有收获也有困惑,但是总觉得自己无法突破瓶颈,直到那一年的端午节……

    端午节假期后,班里有个女生递给我一个小香包:“老师,这是送给您的。”

    “好漂亮的小香包,为什么要送给我?”

    “姥姥说端午节戴上这个可以驱蚊蝇。”

    “真漂亮,谢谢你!”

    我欣喜地收下了这件小礼物。上课时,我对学生说:“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在周记本上写一写自己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那天,学生交上来的小周记,连写带画特别精彩:有的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有的介绍粽子的流派,还有的介绍自己家怎么过节。

    读着这些周记,我感受到学生对端午节的喜爱,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有着高涨的学习热情。我灵机一动:何不利用语文学科的校本课程“读书社”,给学生开设“传统节日小讲堂”,系统讲一讲中国的传统节日呢?

    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我就从讲故事入手。结合语文课本上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一年级由我和家长来给学生讲故事:每到一个节日,我就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相关的传统节日绘本,还在网络平台上开设了“讲节日绘本”专辑。每当我的推送发出,许多学生和家长都会一起收听,有的学生就是小长假坐在火车上也会第一时间收听。我还把在广播电台工作的家长请进教室,给学生讲传统节日绘本故事,后来许多家长都陆续报名来给学生讲故事。

    到了二年级,我辅导学生把自己读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学生自愿结组、自选节日,给全班同学介绍传统节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把语文课上学习的“读好重音和语气”“抓重点词语讲故事”“借助图片讲故事”等要素进行整合运用。班里有个男生叫昊昊,他把故事背得非常流利,我立刻表扬了他,同时也给他提出建议:“讲故事可不是机器人背书,要尽量吸引人。比如,你想让人知道什么,你就得把有关的词语加重一点;要想让别人注意你,还可以用上表情和动作。”经过反复练习,昊昊终于学会了有声有色给别人讲故事,我觉得这比让他知道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更重要。在这样的阅读和训练中,学生感到语文课上学到的“本事”有了用武之地,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浓厚了。

    除了讲故事,我还让学生结合传统节日学习古典诗词。一年级学生表演背古诗:中秋节背《静夜思》《古朗月行》,春节背《春节童谣》《元日》,清明节背《清明》《村居》等;二年级学生开始自己搜集节日古诗词:中秋节学生找到苏轼的《水调歌头》,冬至日学生找到王安石的《梅花》,元宵节学生找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积累节日古诗词逐渐成为学生的习惯。

    这几年,我欣喜地发现:统编教材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我们的“传统节日小讲堂”又可以大显身手了。

    一年级语文教材有课文《春节童谣》,我在课堂上安排了拍手读、师生对读、伙伴分工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同时简单介绍了腊八、小年以及后面涉及的多种风俗。期末,我和学生一起把学校礼堂布置成年货大集的场景,学生在教室拍着手背诵了《春节童谣》后,就兴致盎然地奔赴礼堂去“选购”年货了。

    在八宝粥摊位,大米、红豆、绿豆、芸豆、花生、桂圆、大枣、葡萄干等食材摆在桌面上,学生结合自己认识的生字和学习的识字方法,尝试读懂八宝粥配料表。学生在这个环节既运用了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解决问题,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比如“芸豆”的“芸”课本上没有,学生就运用学过的“猜读法”识记,大部分学生稍微思考就能正确读出字音,少部分学生经过教师提醒也能猜出字音。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还通过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了自己“逛八宝粥铺”的画面,他们已经把传统的腊八节、春节等文化习俗融入自己的思维经验之中。

    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热情还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端午粽》一课的学习中,我请学生结合课文说说自己吃过的粽子。一个学生说:“我吃过豆沙粽,它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着,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块甜甜的豆沙,可好吃了。”学生仿照书上的句式,开始介绍自己吃过的粽子,把书上的语言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礼记·学记》有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我想,我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学生生活、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也正在于此。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