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8日 星期三
走出项目式学习虚假情境的误区
任泽廷

    一个多学期以来,我在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过程中,对当前的教学实践有了新的认识。比如,《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综合性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素养导向,推进以学科实践为标志的育人方式变革。

    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和学科实践,意味着对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一线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这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项目式学习。我认为,项目式学习是落实新课标理念和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路径。尽管项目式学习这一概念诞生已久,但这次受到关注与以往格外不同。以前项目式学习是那些优质学校里高大上的课程点缀,是锦上添花的点心,现在是要进入“寻常百姓家”,将成为一种刚需,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项目式学习的好,有太多专家作过总结。比如,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场奇妙之旅,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项目式学习打破了“教、学、做”的割裂现象。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卓玉所说,项目式学习要实现“输入与输出一体化、学习与应用一体化、获取与贡献一体化、权利与责任一体化”。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要学会知识统整,将学科内和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成一项具体的任务。而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协同学习、合作学习会自然发生。

    观察当前的项目式学习,我发现虚假情境创设的现象值得关注。比如,曾有教师执教《百分数:最优买法》,因为疫情期间学生无法走进商场实地体验,教师就创设了这样一个具体的情境。核心任务是某品牌搞促销活动,有的商场打折,有的商场满多少减多少,有的商场则买三送一,你准备到哪个商场买?具体情境是:学校要购进6个篮球,现在A、B、C商场篮球的单价都是40元,A商场打8折,B商场满100元减25元,C商场买三送一,如果你负责采购,你会去哪个商场购买篮球?学生列式如下:

    A商场:6×40×80%=192(元)

    B商场:6×40-(2×25)=190(元)

    C商场:40×3+2×40=200(元)

    从算式得数看,大家都会建议到A商场购买。其实这只是在解一道算术题,而非真实生活情境下的学习。如果在真实情境下,学生可以先到C商场买3个送1个,再到A商场买两个篮球,总共才花184元。

    众所周知,情境创设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真实性、问题性、高阶性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特征。其中,真实性是第一属性。一旦缺少了真实问题的探究,“为情境而情境”,项目式学习便沦为脱离真实情境的假学习,自然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只有真实问题才更具有召唤性,只有让学生有更多走进真实生活亲身实践的机会,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才可能发生。

    总之,项目式学习是课堂教学转型的重要路径。项目式学习旨在还学习以本来面目,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教更好地支持学,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项目式学习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实践取向,要求教师对教学具有整体思维和长程思考。

    项目式学习要逐步走向常态化,尤其是要从学科外和课外走向学科内和课内,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大量的实践探索中寻找最适切的路径与方法。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滕州市北辛街道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