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教育家影像
英奇匡国,作圣启蒙
——朱自清与金嵘轩的1923
陈只信 林奕成

    在浙江省温州中学120多年的历史中,名师云集,其中执牛耳者非朱自清与金嵘轩莫属。

    1920年,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毕业,来到杭州开始执教生涯。可学识渊博的好学生并不等同于授课有方的好老师,他的教学常受非议。朱自清最初上课并没有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只是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因此学生对他的教学有所抵触。这让他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了怀疑。

    受新文化运动影响,朱自清开始尝试创作新诗。1923年初,《毁灭》发表,轰动诗坛。带着诗坛盛誉,带着扎实的文学功底和新文学理念,朱自清往南边的温州去了。这与另一个人不无干系。

    此前,怀着“科学可以救国”“教育可以救国”的理念,金嵘轩留学回国后到浙江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任国文教师兼图书馆主任。他雄心勃勃地投入学校教育工作中,结合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提出“国以才强,校以师兴”的主张,要以有智慧的教师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

    为寻找优秀教师,金嵘轩拜访了商务印书馆编辑、同乡好友周予同,得知“最好的人选”正是朱自清,便向校委会举荐。

    1923年2月,朱自清应聘来到省立十中担任国文教师,兼授公民与科学概论。同时,金嵘轩升任省立十中师范部主任。在这个大舞台上,两个灵魂——一个温良,一个孤傲——前所未有地接近。

    朱自清初来乍到,尽管3年的实践让他的执教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但有此前在学校不被学生认同的心理阴影,难免对授课有些担忧。金嵘轩善解人意,十分认可朱自清的教育理念,在第一堂课上便出面隆重介绍朱自清,全力支持其开展教学工作,勉励学生认真学好国文。这个细节让朱自清难以忘怀,比起其他“将教育看作权势和金钱的阶梯”的学校管理者,金嵘轩给了朱自清绵长的温暖。

    擎着新文化运动火炬而来的朱自清不负厚望,给文言文占据主导的省立十中带来一缕白话革命的新风。他给学生荐读《新青年》《向导》等新文学杂志,指导学生创办“血波社”等进步社团和读书会;着手教材改革,精选《狂人日记》等大量白话文作品,印成讲义供学生学习;写作白话散文,给学生作示范……

    在省立十中,朱自清完成了从诗人到散文家的初步转型,他开始重新审视散文的价值——散文自由奔放,可以清晰畅快地表达所思所想、所爱所恨,面向大众,雅俗共赏。

    这一变化与其教书经历密不可分。教学中,学生创作诗歌难度极大,所以朱自清推行白话文,引导学生创作较简单、通俗的散文,也亲身示范创作散文,一位散文大家呼之欲出。

    朱自清的学生陈天伦回忆:“朱先生来教国文,经常提一个黑色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那个时候我们读和写,都是文言文。朱先生一上来,就鼓励我们多读多作白话文。《窗外》《书的自叙》是他出的作文题目,并且要我们自己命题,这在作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文言文的我们,得了不少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在朱自清的影响下,朱维之、苏渊雷、马星野等人开始崭露头角。

    当时省立十中也有部分学生思想封建保守,他们组成小团体,极力排斥朱自清的教学。金嵘轩得知后,并没有单纯运用管理者的威严或行政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将自己的儿子金溟若交由朱自清培养,立场鲜明。

    朱自清在省立十中任教期间,金嵘轩还邀请这位好友为学校创作校歌,沿用至今。其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一句,承载着金嵘轩和朱自清对“英才匡扶国家,作圣贤去启蒙大众”的期望。其在广阔的历史时空中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八个字阐释了学校办学的精神内核,金嵘轩和朱自清两人的言行,则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脚。

    1923年10月,朱自清在阴沉的暗幕中徘徊许久,终于叩响了金嵘轩家的木板门。木门再“咯吱”一响,满头白发的金嵘轩已经站在那里。这一年金嵘轩才37岁,朱自清当然知道好友的白发是怎么回事:全国政局动荡混乱,政府根本无教育经费下发给省立十中。而教职员工的薪水发放、日常必需的教学开支等,样样都需要钱。

    当月,朱自清收到宁波四中和春晖中学的邀请,他可以兼两份工,并能按时拿到薪水,朱自清北上的企望日益清晰强烈。但他深知省立十中在其经济无立锥之地时给予的帮助,知晓好友金嵘轩在其碰壁时给予的包容和支持。他实在不忍心离开,更不忍心在临走前还要向这位生活拮据的兄长好友借取路费,但是,人生之路在此时已经越走越窄……朱自清嗫嚅着说明来意,并最终说出“想借六元钱”。金嵘轩也理解大环境对朱自清的压迫,仍一贯保持他对朱自清的包容,晃开破办公桌一侧卡住的抽屉,拎起一个满是锈迹的小铁罐,拿出银元递与朱自清。

    金嵘轩叮嘱朱自清,等来年学校经费情况好转后,一定要再回来。朱自清也答应再来,更何况他是只身北上,妻子和孩子都还留在温州。

    1924年10月,军阀进入温州城作乱,朱自清赶忙带走全部家眷。尽管有无限期望,但金嵘轩再未等到朱自清。

    这也是金嵘轩和朱自清各自人生的转折点,两人的生命在激烈的变奏中走向新的高峰……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