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校长观察
两次“全校寻人”
沈寿鸿

    近3年,我先后两度“全校寻人”,这一过程使我明白: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学校管理者如能抓住教育契机合理开展教育工作,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2020年底的一天,我收到嘉兴学院退休教师居老先生的一封来信:“校长,首先感谢贵校助人行善的良好校风,事情是这样的……”

    原来,一周前,祖籍宝应的居老先生回乡探亲,晚上外出替老伴买药,结果药买到了,却忘了入住酒店的位置,迷了路的他便向路过的一位学生打听,学生主动热情地带着他寻找,他被其诚意所感动,经过七拐八拐,总算找到了住处。由于给老伴敷药心切,居老先生忘记问学生的姓名,只记得穿着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的校服,正在上初三。“谢谢您校长,孩子太可爱了,如有可能,请问一下这孩子是哪个班的,告诉我他的姓名和电话,希望他明年中考后到嘉兴做客,我请他游乌镇、逛西湖。”

    手捧已是耄耋之年的居老先生的来信,我既感动又欣喜:“每一个善行都应该得到鼓励,每一个善念都应该得到呵护。”这看似寻常的小事,不正是教育契机吗?但如何通过寻人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一个想法逐渐萌发。

    周一,在全校升旗仪式上,我饱含感情地读了居老先生的来信,“那么,老先生究竟能否找到他要找的人呢?让我们用掌声请出这位同学……”见台下没人响应,我又接连呼唤了3遍,在全校4000多名师生热烈掌声的“呼唤”下,原本仍想继续“隐身”的赵同学终于腼腆地走上主席台……这掌声,不仅有对赵同学嘉言善行的赞许,更有对助人为乐美德的崇尚。

    我的第二次寻人是在2021年12月。又一个周一的上午,在升旗仪式讲话时,我作了这样的开场白:“近一年前,我受嘉兴学院退休教师居老先生的委托帮他寻人,留下一段佳话。时隔一年,我要再度寻人,寻谁呢?”

    原来,3天前我得知学校郑老师在一路口被自行车撞骨折,正在住院。我向郑老师表示慰问,并了解了事发经过。那天下午,郑老师正在十字路口,一辆快速而过的山地自行车将他撞倒,郑老师当时便爬不起来,但一看肇事者穿的是宝应实验初中的校服,便什么也没说,让已经吓得发呆的学生走了。在路人的帮助下,郑老师被送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右腿骨折了。这可是郑老师右腿第二次骨折,旧伤未愈,又添新疾,他要再躺在病床上两三个月。可尽管如此,郑老师没有一句抱怨。末了,他还特地恳请:“校长,是我们实中的学生,算了,就不找他了……”

    郑老师宽厚仁爱,值得尊重。但作为校长,难道真就这样算了?这件事对当事的学生、对全校的师生,不也是一次绝佳的有关仁爱、诚实、责任、安全的教育契机吗?

    于是,我决定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再度寻人。我说:“孩子,今天寻你,不是为了追究你的责任,你是无意中撞了郑老师,而且事发后也没有逃之夭夭;今天寻你,更不是郑老师要你承担什么责任,他再三嘱咐我不要找你;今天寻你,只是想告诉你,不遵守交通规则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而你未必每次都能幸运地遇上原谅你的‘郑老师’;今天寻你,我还想提醒你,如果你是一个诚实负责的孩子,是不是该去看望一下郑老师,感谢他的宽容和善良,让饱受骨折折磨的郑老师得到安慰;今天寻你,我还想告诉所有同学,当你错了,就要勇于做一个诚实有担当的人,实中‘惟实惟仁’的校训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做一个具有诚实和仁爱品德的大写的人……”4000多名师生参加的升旗仪式现场,很静很静,从现场凝重的气氛中,从师生沉思的神情中,我能感受到这次“寻人”的效果和教育的力量。

    升旗仪式一结束,那个先前还不知道郑老师受伤这么严重的学生就主动向班主任汇报了情况,找我表达了内疚之情。当天下午,这位学生又和家长一起去医院探望郑老师……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中随时随处蕴含着教育契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善于发现、捕捉、思考、运用,如此,每一个偶然事件的背后,都可能会有匠心独运的教育精彩。

    (作者系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级中学校长、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