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
在乡村教书育人
最强的光 最亮的星
李小明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支持下,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5年来奖励乡村教师1500余名,为展示乡村教师风采,助力乡村振兴,本报特开设“在乡村教书育人”专栏。

     ————————————————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东南部,是全县最偏远的地区,每年一到8月就意味着冬天来了,直到来年5月才能撤掉炉子。为了提高收入,当地许多人外出打工,学校90%以上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为此,我常常利用休息时间为学困生补课,为困难家庭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步行10多公里去家访。这些都不算什么,我最怕的是学生不来上学,尤其是那几个家庭特殊的孩子。

    清晨,琅琅的读书声从教室里飞出,我怀着喜悦的心情走进教室,却发现小斌的座位是空的,莫非……我开始了一连串的猜测,怀着忐忑的心情上完课,中午一放学就骑车奔向那熟悉的院落。

    小斌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外省,父亲在新疆打工常年不回家,家中只有患白内障的爷爷、痛风的奶奶和8岁的弟弟,除了父亲不定时汇一点钱,全家只能依赖地里的一点农作物维持生活。

    来到小斌家我才知道,正值收麻的时节,爷爷却扭了腰,小斌不得不留在家里干活。听罢,我直奔农田,看见那瘦小的身体扛着一捆麻,走路跌跌撞撞,湿透的衣服紧紧裹住了身体。我的眼睛顿时模糊了。小斌看到我既惶恐又委屈。我笑着说:“怎么干活不找老师,我正想体验收麻的过程呢。”

    此后几周,每天放学后和周末我就过去帮小斌干活、补习功课,给他添置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还为小斌争取到公益资助,直到小学毕业。在小斌上初中前,他的父亲把全家接到新疆,小斌终于可以专心上学了。离开时,他哽咽了,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

    每每谈起学生,我就会想起小凡,一个瘦小、内向的女生。刚带这个班时,我就发现小凡课上不积极,课后独来独往。起初我只是单纯以为是性格孤僻的原因,直到两周后无意间听到关于她家的事,才意识到另有原因。

    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叫上班长一起去小凡家进行家访。彼时正值3月播种之际,推开大门,院子里杂乱无章,虽有几间红砖房却满是污垢。顺着声响我们走到厨房门口,小凡的背影映入眼帘,灶台太高,她只能踩着凳子做饭,案板上有切得不规则的土豆、葱花和手擀面。小凡转身时发现了我们,满脸通红,两只手揉弄着衣襟。我们没说话,班长帮忙烧火,我帮忙下面条,任凭时间静静流逝。

    大约一小时后,小凡母亲才劳作回来。晚饭后我与小凡母亲谈心,了解到孩子随母亲改嫁到这里,继父因违法被关在监狱,母亲除了养家还要还债。小凡不仅要干家务,还要做农活。小凡母亲不停地说孩子懂事,还为孩子没专心学习向我道歉。此刻,我心中满是惭愧,责怪自己为何不早来家访,为何不多关心这个孩子。

    家访结束后,我在生活和学习上鼓励和帮助小凡,组建课后互助小组给小凡补习功课,课外活动时让学生主动找小凡玩耍。慢慢地,小凡放下对我们的戒备,开始融入班集体,上课主动发言,课后积极参与活动,还在校运动会中取得了女子100米、200米的第一名,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升。

    那年寒假送走学生后我回到宿舍,看到一个用稿纸折成的皱皱巴巴的信封,上面写着“给我最好最好的李老师”。信是小凡写的,她写道:“现在我不怕了,以后要做像您一样的老师。”

    学生对我的信任陪伴我走过寂寞、彷徨,赶走了我的委屈、辛苦。我也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乡村教师的辛苦中酝酿着幸福,柔弱中彰显着坚韧。虽然身处偏远地区,但我们是孩子心中最强的光,最亮的星。

    (作者系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镇中学教师,入选2021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