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19日 星期三
课堂“联”出城市味
潘照团

    对联,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及内在品质,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和精神。作为古代蒙学必修科目的对联,今天能否重新拾回小学课堂?

    答案是肯定的。

    如此,我们当积极寻找语文、对联与文化的关系,做好两个“走出来”:一是从现有教材的“豆腐块”中走出来,不满足于与对联“见”上一面。对于小学生而言,见一面易忘,只有反复见面,加以操练,学生才能熟能生巧。所以,在这个观念的支持下,我们要做好对联拓展课的建设,还学生一片天地。二是从机械的炼炉里走出来,不要把对联启蒙演变成机械的近似于数学例题的练习,单调乏味。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对联的文化基点,设置文化情境,搭构联结点,赋予对联生命色彩,焕发对联时代气象。

    一城一名片,一城一品位,一城一特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我们何不“学对联、逛名城、走天下”?以研读对联的方式行走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既学语言,又练思维,同时了解祖国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

    找到了载体与路径,我们的对联课堂如何做文化建构?如何游历?有以下五个基点:

    一是基于常识渗透,做好学习铺垫。对联是什么?表现形式是什么?基本特征是什么?教师要给学生上几节起始课,只有学生懂得对联的基本特征,才可能在名城游历中做好对联与城市文化的互动。教师可以上这样几节课,从春联开始,知道春联的来历,由此带出对联,从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内容相关等规则,让学生认识对联的基本规则,并初步接触对联的种类。接下来的游历名城课程,还可以在欣赏、评判和应用中加以巩固。

    二是基于学生情意,做好手段活化。对联之于小学生是有距离的,要想让学生喜欢上对联,教师就要变着花样让对联与他们“见面”。首先让学生走进12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移步换景式地学习对联。语言的凝练与典故也是一个现实距离,教师在选择对联时,一定要尽可能找经典、通俗易懂的,实在找不到可以变通方法,搭配、填充,降低要求,让学生更容易接近。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内介入视频、音频、拍手律动游戏等,比如讲到瞎子阿炳,可以听听《二泉映月》,以“二泉映月”对对子;通过观看京剧引出对联“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东西南北中扮亮人生”。不过最常用的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就是对联故事了,教师可以自己讲,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并讲述分享。

    三是基于涵咏精蓄,做好厚积薄发。语言讲究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的量,才可能更为准确、流畅地表达。对联讲究对仗,必有许多限制,要在一定的范畴里寻找对应的词语,没有一定的积累,很难形成一定的语感。虽然小学阶段对联学习重在启蒙,但错过了儿童识记的黄金时期,是最大的教育浪费。所以,每堂课教师都要从一节课中抽出几分钟让学生读读《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而且要做好每天的检查,抓好落实。学对联,熟读成诵是一项基础工程。

    四是基于学习应用,做好赏评践创。“逛名城”是一种包裹着文化的情境。“学对联”是一项能力,需要在应用中得以提升。我们强调“境中学”,更要重视“境中行”。课堂上,教师要通过优化情境,让学生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生动而真切的模拟操作,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要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体验学习知识的运用价值,从而在运用中有效培养学习力。学对联除了读读记记,还可以“赏”——欣赏佳联妙对,说说它的好;可以“评”——评说你我见地,比比谁更好;可以“践”——践行名城宝地,会会它的面;可以“创”——创作本土作品,试试自己的身手。当然,还可以通过比一比、填一填、连一连、选一选、拼一拼等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应用。

    五是基于体系建构,做好层级递增。对联学习体系有三个基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于“知识与能力”,教师先要让学生掌握对联常识,再让学生读好对联节律,辨别对联用途,填充关键字词,在练习中体验。往高处走,教师可以让学生创作,还可以组成项目学习团队探究当地对联等。立足于“过程与方法”,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内接触一些预设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发展阶段可以介入学生文献研究策略,让学生提前做相关文献的收集与处理。再进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开展实地创作与吟咏,让学生每到一处旅游都做一些对联探问,带到班级分享。

    践行自身文化价值,释放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离不开教师的课程开发。而逸趣云飞的对联,是中华语文宝库中的一串珍珠,我们当能撷取一二,让小学课堂“联”接中华名城文化,让联语妙珠深嵌中华后辈的智慧园。

    (作者单位系浙江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