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 星期三
“华工之父”朱九思
赵成昌

    朱九思(1916-2015),江苏扬州人,当代著名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代表作有《高等学校管理》《高等教育散论》《竞争与转化》《开拓与改革》等。

    1929年,13岁的朱九思进入江苏扬州中学学习,彼时,扬州中学是当时一所著名学校,享有“北有南开,南有扬中”之誉。对于正从少年向青年成长的朱九思来说,他在扬州中学几乎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不仅很好地完成了学业,还为后来的办学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1936年,20岁的朱九思考入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一年后转入外语系学习。

    1953年,朱九思调任湖南省教育厅主持事务,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半年后,他调到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任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书记。从此,朱九思先后担任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院长,直到1984年离开领导岗位。屈指数来,朱九思在学院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了30多年,也因此被尊称为“华工之父”。

    学院初创时并没有什么名气,与当时的许多高校无法相比。尽管遭遇重重困难,但在朱九思敢为人先的办学方略下,学院还是有了长足发展,并实现了重大的战略转变。他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文革”之后的崛起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与成长中所作的贡献也有目共睹,说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座丰碑,一点都不为过。

    许多人都知道在华中科技大学发展历程中,有一个在全国高教界开风气之先的“重大转折点”,就是上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走综合化道路”,这也是朱九思的首倡。在朱九思的主持下,学校改革学科结构,大规模引进人才,实施“科研走在教学前面”等发展战略,先后建立数学系、物理系和化学系、中文系、新闻系、外语系等,开始学校办学历史上的三大转变:由单一的工科教育向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转变;由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向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转变;由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向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多层次办学转变。在朱九思的领导下,学校始终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实践,被赞誉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在重视人才方面,朱九思也有独到之处。“文革”时期,别的学校都是“斗批散”,而华工却在“广集人”。富有战略眼光的朱九思当时就提出“高筑墙、深挖塘、广集人”的口号。从1972年到1979年,学校一共收留了来自全国各地被批斗、被扫地出门而无家可归的专家教授600余人,不仅为国家保护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也为后来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了筹建建筑系,朱九思千方百计将建筑学家黄兰谷挖来当学科带头人,后来又诚聘黄康宇、蔡德壮和张良皋为兼职教授。朱九思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实践三“本”思想,即以教人为本、以教学为本、以教师为本。对此,中科院院士、华中科大原校长杨叔子印象深刻。杨叔子清楚记得,自己还是一位青年教师时,朱九思就举荐他参加在庐山召开的华工教学工作研讨会,而在其他学校一般只有一些骨干教师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会议。1981年,杨叔子又在朱九思的支持下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深造;回华工后,朱九思又亲自为他组建研究团队。总归一句话,是朱九思的不懈努力凝聚了华工人的心;在华工的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一直都显得那么和谐。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九思两样占全。朱九思爱树在华工几乎尽人皆知。1953年华中工学院建校时的条件非常恶劣,选址——武昌喻家山原是一片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的山地。虽然当时的工人干劲很足,但还是有一部分学者忍受不了这样的环境而离开了。在这种背景下,朱九思大力号召全校师生种树。不久,校园里到处都能见到师生种树的身影,到处都是师生劳动的号子和欢笑声。50多年后,当年的幼苗长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而这些参天大树更成了华中科技大学一道独特的风景,颇为中外学者、友人称颂。在建设校园过程中,朱九思还定下每砍一棵树都要校长亲自签字的规矩。在任期间,挖一个坑、种一棵树,他往往都要亲临现场。如今学校满目苍翠,浓阴匝地,被社会赞誉为“森林大学”。

    朱九思为人特别谦和低调。一次朱九思到湖南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时,坚决不坐小车,与师生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朱九思晚年与夫人吃住会客都在医院的普通病房里,当时有许多人表示不解,为什么不住高干病房呢?夫人给出的回答是:“九思说的,房间不用那么大,不能浪费。”据他的儿子朱小庆回忆,父亲晚年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在清醒时有弟子来看望,首先都是问及学校情况。

    2015年,100岁的朱九思先生与世长辞,斯人已去,风范永存。一代大师勤于治学、严于律己、从严治校的精神将薪火相传。

    (作者单位系安徽无为县襄安中学)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