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教育督导的“沈阳模式”
张玉玲

    教育督导的信息化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及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手段。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以信息化为驱动,构建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沈阳模式”。

    建立“沈阳制造”的教育督导信息化平台。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量身打造了市级教育督导信息系统,整合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平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平台等,形成涵盖新闻发布、网络督导、数据上报、信息汇总、协同工作、决策分析等功能的教育督导工作平台。在平台分支建设上,形成了以市级平台为根、县级平台为干、校级平台为枝的一级建设三级应用的架构体系,盘活市、县、校三级工作主体,构建了教育督导信息化的主阵地。

    打造“沈阳气质”的教育督导信息化队伍。信息化生产力需要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适应。督学是教育督导生产关系中重要的构成。自2013年以来,沈阳市先后投入80万元,委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骨干督学103人。系统培训使督学接受了先进的教育督导理念,提升了督学的信息化水平。从2017年起,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与沈阳大学合作,立足本市实际,以建设具有“沈阳气质”的督学队伍为目标,以信息化为重点开展督学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打造教育督导信息化生力军。

    开展“沈阳特色”的教育督导信息化实践。201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发了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系统,在省内率先开展了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实地核查与信息化网上评估相互结合的开展方式,让教育督导彰显“沈阳特色”。近3年来,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抓住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利时机,先后开展基于信息化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教育公众满意度测评等。2018年开始,民办学校党建专项督导和学前教育专项督导采用网上督导与现场督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逐渐走上网络化、智能化、科学化的轨道,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实效性。

    几年的实践为沈阳教育督导带来了显著变化。

    信息化为教育督导配上“千里眼”,是督导评估效率提高的加速器。自教育督导工作信息系统建立以来,各县区利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系统广泛开展随访督导,实现了督导通知、随访督导过程及督导反馈的网络化,以及工作环节与基层学校、幼儿园的无缝对接,责任督学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责任校的工作状态。实践证明,信息化手段是解决督学数量不足与教育督导快速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

    信息化为督导评估提供“度量衡”,是教育督导质量提升的助推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应用实现了对评估指标数据的智能汇总,不仅提高了统计效率,同时也避免了传统工作方式中繁重的计算量和由此可能产生的计算错误。另外,以大数据统计与分析为切入点,教育督导理念不断更新,依托网络教育督导平台创建的新型评价方式效果初显。

    信息化为督学队伍配上“金刚钻”,是现代督导队伍建设的必修课。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深入,以经验为主导的教育督导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督导信息化成为必然。对于督学来说,信息化知识与应用能力就是金刚钻,没有它就做不好教育督导工作。

    当然,作为教育督导的辅助手段,信息化不能完全代替督学的具体工作。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督导绝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做督导。但是,教育督导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不可逆,沈阳市将继续秉承信息化的督导理念,坚持用 “数据说话、数据评价、数据决策”,不断完善以信息化为驱动的教育督导模式,不断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