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星期三
打造区域教研工作闭环
江长州

    教研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教育强。西藏是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三区三州”之一,经济发展程度低,教育事业底子薄欠账多,学校点多面广,教研工作成本高、效率低、覆盖面有限。当前,西藏教研的主要形式包括校本教研和主题教研,但两种形式的教研均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被动参与,研究过程流于形式;教研活动缺少专家引领,教研主题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研究质量层次不高;符合西藏实际的教研资源有限,研究成果良莠不齐。

    提高西藏教研工作质量需要通过整合资源齐推进、细化过程强控制、归纳总结求实效,在工作中坚持“闭环思维”,全面提升教研工作执行力和有效性。教研工作闭环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有效整合教研机构、专家学者、教研资源、网络平台等多方力量,建立决策、实施、反馈、再决策、再实施、再反馈机制……在循环累积中不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研工作闭环由机构推动、专家引领、资源服务、网络支撑、评价反馈五个环节构成,在推进过程中要加强教研工作顶层设计、资源配置、实施过程、绩效评价、总结提升的全流程管控,打造区域教研工作共同体,为基层教师提供精准指导和服务。

    机构推动。各级教研机构是开展教研工作的主体,要加强顶层设计,上下联动,构建合力推进区域教研的有效机制。具体工作有三项:一是创新工作方式,激发闭环中各环节的主体活力,尊重并发挥他们的工作自主性,并以文件、实施方案的形式科学划分各主体的职能分工、职责边界,实现责权利的有效匹配;二是建立闭环运行协调机制,加强教研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环节主体的专业优势,促进教研共同体建设;三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合理制订区域教研工作计划,并切实抓好执行工作。

    专家引领。西藏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整体不高,教研经验较为欠缺,教研的开展必须有高水平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各级教研机构要以师范类院校教师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体,在工作中逐步建立区域专家库。近年来,西藏教育系统接连开展自治区“四有”好老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等评选工作,涌现出一批爱党爱国、能教善研的优秀教师,各级教研机构可以此为依托,逐步建立自己的教研工作专家队伍。教研机构应加强与教研名师、专家所在单位的沟通,争取所在单位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名师、专家在教学、教研、科研方面的专长,为教研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对教研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与引领服务的专家,教研机构要积极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争取,从工作考核、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培训培养、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

    资源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区域教研,生成一批高质量的本土教学资源,是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西藏本土的教学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主要原因包括:教研、电教、培训等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造成资源重复低水平建设;资源供给主体多样,供给资源标准不一、质量参差不齐,造成资源的供需契合度差;缺少符合西藏实际的教研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使用不便利。针对以上问题应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协同区域内教研、电教、教材编译、教师培训等主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好符合实际的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开发;二是统一资源建设标准,丰富资源建设类型,聚焦西藏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建立资源分类体系,提高资源的共享性、针对性和契合度。

    网络支撑。对于西藏这样典型的西部地区,提高教研工作效率和覆盖面,尤其需要充分利用网络速度快、信息发布及时、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及时有效为基层教育教学服务。开展网络教研必须有相应的网络平台作为支撑,在教育信息化2.0建设进程中,西藏成功争取到“互联网+教育”国家级示范区席位。在国家的强力支持下,目前已基本建成集信息发布、教育管理、校园安全、教研教学、招生就业于一体的西藏教育珠峰旗云网络平台。西藏的网络教研要以此平台为依托,构建相应的子平台,从资源环境、课程环境、协作教研环境三个层面为区域教研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评价反馈。对于教研机构而言,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有助于了解每一项教研工作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及时调整与改善工作举措,提升教研工作质量;对于教研员而言,科学合理的评价反馈有助于解决教研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了事”“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等形式主义问题。因此,打造教研工作闭环,评价反馈不可或缺。推进评价反馈要做好两项工作:建立评价工作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根据区域教研工作实际,逐步建立完善评价工作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和测量工具;每项教研工作完成后都要及时开展评价反馈,科学分析评价数据,为教研工作提供客观公正、公信度高、针对性强的反馈信息,推动教研工作跃上新台阶。

    (作者系西藏自治区教科院副院长)

中国教师报